空載調試
機械部件檢查:啟動攪拌機前,手動盤動攪拌軸,檢查是否有卡滯、碰撞等異常情況。確認無誤后,接通電源,讓攪拌機空載運行。觀察攪拌軸的轉動方向是否正確,各部件是否有松動、振動、異響等現象。特別要注意攪拌葉片與攪拌筒內壁之間的間隙是否均勻,有無刮擦現象。
潤滑與冷卻系統檢查:檢查各潤滑點的潤滑情況,確保潤滑油供應充足,油路暢通。同時,查看冷卻系統是否正常工作,冷卻水流是否通暢,水溫是否在正常范圍內。若發現潤滑或冷卻問題,應及時排查是管路堵塞、泵故障還是其他原因,并進行相應處理。
電氣系統檢測:監測電機的電流、電壓是否在額定范圍內,檢查電氣控制系統的各項功能是否正常,如啟動、停止、調速等操作是否靈敏可靠。檢查各電器元件是否有過熱、打火等異常現象,如有問題,需及時檢修或更換。
空載運行時間:讓攪拌機空載運行一段時間,一般不少于 2 小時,以便充分檢查設備的運行狀況。在運行過程中,每隔一段時間檢查一次各部件的情況,如螺栓有無松動、軸承溫度是否升高等,確保設備在空載狀態下穩定運行。
負載調試
逐步加載:空載調試合格后,開始進行負載調試。先以較低的負載率,如 30% 左右的額定負載,啟動攪拌機運行。觀察設備在低負載下的運行情況,包括攪拌效果、電機電流、設備振動等。若無異常,再逐漸增加負載,每次增加 10% - 20% 的額定負載,直至達到額定負載。
攪拌效果評估:在不同負載下,觀察攪拌物料的均勻性、攪拌強度等攪拌效果。檢查物料是否能夠充分混合,有無攪拌死角或局部混合不勻的情況。如果發現攪拌效果不理想,可調整攪拌葉片的角度、數量或位置,以優化攪拌效果。
設備穩定性檢查:在負載運行過程中,密切關注設備的穩定性。檢查設備的振動情況,若振動過大,可能是攪拌軸不平衡、基礎不牢固等原因,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加固。同時,注意電機、減速機等部件的溫度變化,若溫度過高,應檢查散熱情況或是否存在過載運行等問題。
密封性能檢查:檢查攪拌機的密封部位,如軸端密封、進料口密封、出料口密封等,看是否有物料泄漏現象。若發現泄漏,及時查找原因,如密封件損壞、安裝不當等,并進行更換或調整。
參數調整
攪拌速度調整:根據物料的特性和攪拌工藝要求,調整攪拌軸的轉速。一般來說,對于粘度較大的物料,需要降低攪拌速度,以免電機過載;對于需要快速混合的物料,則可適當提高攪拌速度。通過調整電機的變頻器或減速機的傳動比等方式,實現攪拌速度的優化。
攪拌時間設定:確定合適的攪拌時間,以保證物料達到最佳的混合效果。攪拌時間過短,物料混合不充分;攪拌時間過長,不僅會增加能耗,還可能對物料的性能產生不利影響。可通過試驗或根據以往經驗,確定不同物料所需的最佳攪拌時間,并在調試過程中進行驗證和調整。
進料量與出料量平衡:調試進料系統和出料系統,使進料量與出料量保持平衡,避免攪拌筒內物料堆積或空轉。根據攪拌機的額定產量和實際生產需求,調整進料設備和出料設備的運行參數,如給料機的轉速、出料口的開度等,確保生產過程的連續性和穩定性。